巢湖市2018年中考中招方案出台!“一二四”联合计划招生2930人
重
要
通
知
今天
巢湖市教育体育局发布了
关于印发 《巢湖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2018年中考中招有何特点?
有哪些变化?
学校招生录取如何进行?
巢小布来给您划重点啦!
政
策
“
制
定
依
据
”
2018年我市中考中招政策的制定依据四个文件。分别是《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017〕21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皖教基〔2018〕7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基〔2018〕9号)和《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合教〔2018〕113号)。
政
策
“
制
定
思
路
”
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是稳中求进。按照总体不变、局部调整、稳妥推进的原则制定我市2018年中考中招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政
策
“
延
续
情
况
”
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1.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时间、分值等不变。考试时间仍为6月14、15日和16日上午,共两天半。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正版学生字典。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不变。
3.指标到校生分配比例、条件不变。2018年,我市继续执行2016年制定的“三年过渡方案”,稳妥推进指标到校生政策。2016年6月1日前,经市教体局批准的初中中途转学的学生,只要人籍未分离,均可享受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分配政策。人籍分离的借读生不享受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分配政策。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85%(不含实验班、国际班、特长生的招生计划),按比例分解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全部单报考生视为一所学校考生分配指标到校生计划。
4.招生批次不变。普通高中志愿共设置6个批次。
提前批次:省、市示范高中实验班、特长生招生。市一中、二中、四中实验班设置A、B共2个平行志愿,市一中、二中、四中及其它省、市示范特长生设置1个志愿;
第一批次:市一中、二中、四中联合招生(包括指标到校生,同一志愿,同一录取分数线),设置1个志愿;
第二批次:市一中、四中国际班设置1个志愿;
第三批次:市烔炀中学、槐林中学两所省级示范高中招生(包括指标到校生),设置A、B共2个平行志愿;
第四批次:市级示范高中招生,设置A、B共2个平行志愿;
第五批次:一般普通高中(民办高中)、合肥市工程技术学校高技能人才班招生(代录取),设置A、B、C共3个平行志愿。
5.志愿填报方式不变。继续实行“知分填志愿”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志愿由考生本人填写,家长签名确认,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要求学生违背本人意愿填报志愿,志愿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
6.招生计划基本不变。各校招生计划基本不变。一二四中实验班、国际班招生计划不变。一二四中实验班各招80人,一中、四中国际班各招40人。
7.一二四联合招生的录取方式不变。今年继续采取三校联招、摇号方式录取。
政
策
“
调
整
情
况
”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体育考试分值和政策性加分的变化。体育考试分值由原55分,增加到60分;政策性加分由原6项内容,改为7项,新增: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考生加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2.新增谋划考试招生改革内容。我市将全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三项改革”。一是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其中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将于2019年6月16日参加地理、生物学的全省统一考试。 现在校就读八、九年级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按照原办法执行。二是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现在校就读八、九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按照合教〔2018〕93号文件执行。探索实施将评价结果作为省示范高中特长生等录取依据的改革。三是招生录取办法改革。按照我省统一部署,原则上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即2018年秋季入学的五年级)学生开始推行,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调整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积极研究采取“4(语数外体)+6(政史地理化生)+1(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将综合素质评价视作一个学科,其结果以分数呈现或以等级呈现。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研究探索实行计算总分录取法、等级分类排序法、“分数+等级”录取法等。2019年取消特长生招生,纳入学校自主招生范畴。
3.一二四中特长生招生变化。2018年安排市一中、市二中、市四中体育类特长生计划各15名(市一中为足球10人,乒乓球5人;市二中为男子排球5人、女子排球6人,男子篮球4人;市四中为女子篮球4人,田径11人),科技类特长生计划各5名,作为提前批次招生。严格按照特长生类别计划数招生,不得进行类别间调剂,不得超计划招生。三校体育类特长生录取方式和去年政策保持不变。科技类考生学业考试总成绩不低于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普通高中录取要求。对申请报考科技类的考生,考生须提供参加由教育部门主办或主导的国家、省、合肥市、巢湖市科技比赛获奖证书,各校依据积分方案,确定预录取学生名单,市招生办根据积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严明招生纪律。严格执行教育部“十项严禁”和合肥市教育局“六个杜绝”纪律要求。参加中考并被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持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并办理入学相关手续,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且未向录取学校说明原因的,视为放弃普通高中就读机会,其他任何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录取。严格执行同城范围内的普通高中学生严禁借读的政策,严禁省、市级示范高中及春晖学校招收巢湖市内学生借读。
工
作
“
安
排
提
示
”
1.各初中于6月13日前将不符合指标到校生条件的学生名单报市教体局基教科。
2.免试英语听力考生名单,经学校审核并公示,确定无异议后于6月13日前报市招生办核准。
3.各民办学校于6月13日前,将招生方案(主要是面向县域外的自主招生方案)报市教育局基教科审核确定。
4.各校国际班、特长生招生方案于6月15日前报市教体局基教科。
5.各校符合政策性加分条件的学生名单、准考证号及相关材料于6月28日前报市招生办。